

Loading...
大家好,这里是信羊。
最近,许多品牌方纷纷向我咨询,外观专利被模仿是一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侵权者未经授权使用了原创的外观设计,严重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者的经济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因此,当外观专利被模仿时,专利权人有权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外观专利被模仿该怎么赔偿
1.赔偿数额的确定
当外观专利被模仿时,赔偿数额的确定是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赔偿数额应当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若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2.故意侵权的加重赔偿
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这种加重赔偿的目的在于惩罚恶意侵权者,维护市场秩序。
3.法定赔偿额度的应用
在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这一规定为专利权人提供了一种兜底保障,确保其在遭受侵权时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
4.赔偿范围的扩大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这包括律师费、调查取证费、公证费等与维权相关的费用。这些费用的支出是专利权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成本,应当由侵权者承担。
二、如何判定外观专利是否被模仿
1.对比被诉侵权设计与授权公告设计
判定外观专利是否被模仿,首要步骤是对比被诉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授权公告中表示的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这种对比应直接而明确,避免引入专利权人提交的实物作为参考,以确保判断的客观性。
2.审查产品种类是否相同或相近
在判定过程中,需先审查被诉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相近种类。这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目的、使用状态等方面的考量,确保比较的基础一致。
3.以相同或近似为标准进行判定
判定外观专利是否被模仿,应以被诉侵权设计与授权设计是否相同或近似为标准。这一标准关注的是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而非专业技术人员的观察角度,以确保判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4.避免混淆标准的误用
在判定过程中,应避免以是否构成一般消费者混淆、误认为标准。这是因为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重点在于设计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而非市场的混淆效果。
三、外观侵权会造成哪些损失
1.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失
外观专利被模仿首先会导致专利权人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失。由于侵权产品的销售占据了市场份额,原创产品的销量可能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专利权人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2.品牌形象和声誉的损害
侵权行为还会对专利权人的品牌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消费者可能因混淆而误购侵权产品,对原创品牌产生负面印象,从而影响品牌的长期价值。
3.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削弱
外观专利被模仿会削弱专利权人的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如果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专利权人可能失去继续投入研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
4.维权成本和时间的消耗
专利权人在维权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包括律师费、调查取证费、诉讼费等。这些成本的消耗不仅增加了专利权人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总之,品牌方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线上维权,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品牌形象。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利尔达园区2幢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