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大家好,这里是信羊
最近,许多品牌方纷纷向我咨询,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品牌成为了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然而,伴随着市场的繁荣,品牌被盗用、低价售假的现象也日益猖獗。对于企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对品牌形象和声誉的严重损害。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一、品牌被盗用的常见形式
1.商标侵权:商标是品牌的核心标识,商标侵权是最常见的品牌被盗用形式之一。侵权者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与品牌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进行商品销售,误导消费者,损害品牌利益。
2.专利侵权: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是品牌竞争力的体现。专利侵权表现为未经许可,使用、制造、销售或进口侵犯了品牌方专利权的产品或技术。
3.著作权侵权:品牌宣传材料、产品说明书、包装设计等都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著作权侵权包括未经授权复制、发行、表演、展览、改编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品牌的知识产权。
二、针对自己品牌被盗用如何处理
1.收集证据:首先,品牌方需要全面收集被盗用的证据,包括侵权产品的图片、链接、销售记录等。这些证据将成为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2.沟通谈判+发送警告信:在掌握充分证据后,品牌方可以尝试与侵权方进行沟通谈判,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向侵权方发送正式的警告信,明确告知其侵权行为及法律后果。
3.知产投诉:品牌方可以向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维权平台等第三方机构提交知产投诉。这些平台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投诉进行审核处理,对确认的侵权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侵权行为严重且涉及法律纠纷,品牌方应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5.加强品牌保护:在应对当前侵权问题的同时,品牌方还应加强自身的品牌保护意识,完善品牌保护体系,包括加强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等工作,提高品牌防御能力。
三、如果售假商家不配合处理品牌方可以怎么做
1.持续投诉与跟进:对于不配合处理的售假商家,品牌方应持续向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维权平台等提交投诉,并密切关注处理进展。同时,保持与这些平台的沟通联系,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2.公开曝光: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前提下,品牌方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或社交媒体平台公开曝光售假商家的行为。这不仅能够警示其他潜在侵权者,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正品的认知和信任。
3.法律诉讼:如果售假商家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品牌方的合法权益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得到有效解决,品牌方可以考虑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维护自身权益和品牌形象。
4.建立黑名单制度:品牌方可以建立售假商家黑名单制度,将不配合处理或多次侵权的商家列入黑名单,并在行业内共享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形成行业共治的良好氛围,共同打击售假行为。
总之,品牌方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线上维权,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品牌形象。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利尔达园区2幢
扫码添加微信